联考在即,学生该如何解压?家长该怎样支持孩子应考?采访了三十余位学霸型同学,得出这样的结果
一、临近联考如何自我解压?
(1)如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
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任务。
重视课堂学习,注意听讲,不仅能掌握好课堂知识,还能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长期坚持专心听讲,还会培养良好的注意的品质。
1、课前要认识到这堂课的重要,并以此引起我们对课堂的兴趣和注意,我们就能专心听讲。
2、要认识老师讲课的重要性,要适应老师的讲课方式。
(2)如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
认真对待,不拖拉,专注,集中精神定时完成作业,严格按老师要求去做不以熬夜为主。
(3)如何度过周末等课余时间?
累了就玩,有问题周末就解决掉。
累,那是一种说不出滋味的累。体力劳动时,身体累了休息一下很快就能恢复,睡一觉也会没事了,而现代人的累却是心累。
当身体内积累了大多的压力,你已经感觉太累,那不如学会放松,暂时的休息一下,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放慢生活的脚步或者暂时的停下,领略种闲适的心情,是一种追求,也是种享受。
(4)压力大的时候怎么自我解压?
1、听一些舒缓、励志的歌曲来缓解压力,激发学习的动力。
2、感觉很累时,出去走走,散散步,跑一跑,呼吸清新空气,让大脑保持清醒。
3、当身心俱惫时,可以去找老师、好朋友聊天,说出心里苦闷,找老师需求帮助。
教务老师定期对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进行沟通,专业老师一对一学习辅导。
▲教务老师进行心理辅导
▲一对一专业指导,拔优补差
龙行艺术每周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学习效果和情况的反馈与交流,通过近一个月的实际检验,此一举措对学生产生了非常正面的影响,部分学生成功突破瓶颈期,获得了家长高度认可!
学校也有定期举行各种
活动为同学减压。
▲优秀学生颁奖现场
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鼓励,表扬树立信心。
▲观展学习
通过书画展,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热爱,增长了书画创作的专业知识。
▲通过讲座激励学生
▲班级活动
在班级活动中得到短暂放松,冲散集训带来的紧张。
通过与不同文化群体的接触和交流,建立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培养了学生, 客观认识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校园文化的多元性也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锻炼社会适应能力的条件和机会。
二、家长该怎样支持孩子应考?
邓旻昱,央清战团2021级应届学生
连续几次月考名列前茅
她希望得到家长怎样的支持?
很多家长不知所措,总想把所有最好的都给孩子,希望能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情况,却不知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
家长该怎样支持孩子应考?
STEP 1
家长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可以更好的支持孩子。
避免过度关注,平常心看待大考。
多倾听,少讲道理。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要用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帮孩子疏导情绪而不是堵回去。
STEP 2
照顾自己,在安定中获得教育智慧
孩子考前出现的令父母感到焦虑的行为表现之下,可能是孩子正在遭遇的“学习高原期”。
作为学生他们自己也感到异常焦虑,比如有同学对老师倾诉:
为“自己每天投入很多时间但是成绩不见提升”而感到心烦和沮丧;“玩一会手机能让心情好点,但玩完又很后悔”的自责与懊恼。
遇到问题却无法解决问题,孩子会产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心理反应,有些同学甚至不愿意来到学校。这并不是孩子做错了什么,是他遇到了困难需要我们理解和耐心引导。
在孩子调整情绪前,父母调整情绪为先。
父母避免将自身的担忧、焦虑叠加到孩子已有的情绪之上,不催促,多理解,多安抚。
父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比如回家后看到孩子正在玩手机,争吵一触即发,这时你可以将自己撤离现场,去到另一个空间稳定情绪,积极地暂停要发生的冲突。知止而后有定,心定方安,安则宁,宁则慧。
情绪冲动的时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情绪平静后,再与孩子讨论使用手机是不是有什么需要的问题。
STEP 3
安抚孩子,在共情中养育行动之力
高考前孩子的心理波动会比较明显,家长要作为孩子稳定的支持者,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共情。
学习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考生在知识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下,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安抚空间。
家长首先认识到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学会分辨孩子的焦虑状态,读懂孩子的焦虑反应。
不同的孩子情绪反应能力不同,一部分孩子的焦虑反应表现为害怕、烦躁、失眠;也有一部分孩子的焦虑反应是毫不在意、云淡风轻,但不代表他们不在乎高考与学习。
父母需要识别孩子的情绪状态,不以个人视角猜测和评判孩子。切忌向孩子表达失望、放弃等情绪,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读懂内心的焦虑,学会和焦虑共处很重要。
1/ 言语安抚,回应情感需求
如果孩子表露情绪上的变化,那代表着他可能遇到了困扰,有心理上的需要或者诉求,你可以问:“发生什么了吗?妈妈感受到你很难过,妈妈与你一起做些什么,你会觉得稍微舒服一些呢?”,允许孩子哭泣,让他的情绪流动出来。
2/ 澄清事实,转换问题视角
父母在孩子感觉“刷题刷不完,好多知识还不会”的时候,积极和老师沟通情况,寻求帮助;同时了解大部分孩子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并将事实明确具体的告知孩子。
知识的学习不能面面俱到,需要有侧重和扎实基础,这对孩子会起到情绪的共情安抚作用。
3/ 身体接触,满足安全需要
亲子间的情感联结源于身体接触,这会让孩子在情绪难过的时候感到安全和稳定,有被看见、抱持和温暖的感受。
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给予拥抱、握着双手,拍一拍肩膀和后背,用属于你们亲子间舒适的方式表达安抚、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内心的压力被看见、被理解、被表达,这对孩子面对当下的困难和未来的挑战都是非常有力量的部分。
4/ 以微动情,促成信心积累
学习进入高原期后,学生出现停滞、沮丧和担心考试结果的情况,家长能够做的是稳定孩子情绪,避免道理灌输。
主要是观察孩子的状态,引导孩子将注意力回到当下,按照小步子原则,做自己能够做到的小事,找回掌控感和确定感,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
5/ 保障后勤,以平常心供能超强大脑
规律的作息,是考前心理调整的生理基础。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以及尽可能匹配考试时间的用脑节奏。
睡眠需求,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孩子自身的身体需要,不用苛求睡眠时长,更不用提示孩子“睡够了才能考好,只有睡够10个小时才能更好发挥”,这会给睡眠质量较差的孩子留下消极的心理暗示和睡眠压力。
对待考前的睡眠,保持平常心就好。
在重大考试前会有相当比例的同学出现神经系统亢奋和和睡眠质量较差的情况,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大脑系统的兴奋和警觉,即使前一晚睡得不足,也不会影响孩子的发挥,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他安心。
营养搭配安全合理,不刻意为了让孩子保证体能而恶补。这样会适得其反,保障一定的脂肪、蛋奶、水果和水分,提供身体能量即可。如果能够陪伴孩子每天一起运动半个小时那就更好啦!
6/ 转换角度,以发展观看待高考过程
很多孩子说高考是为了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开启美好的人生。
高考对孩子们人生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我们会不自觉的承认这样的心理假设:高考结果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
我们需要拓展对高考的认识,高考不是直线因果关系。它只是人生发展这条不断延伸且充满曲线的路上的一个站点,是一个过程,不是暂停。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发展观传递给孩子,高考的结果会带你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让你遇见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更重要的是,高考是我们成长路上的一次考验。除了知识检测外,更是考验我们应对挑战过程中的坚持、毅力、冷静等心理品质,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这些心理品质和能力对个人的成长有着更加有发展性的影响。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让我们一起成为孩子稳定且有利的支持者,陪伴孩子专注于当下,为所当为,去感受和迎接他们带给你的精彩!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 | 侵删!